台灣櫸 Taiwan Zelkova,Japanese Zelkova 學名:Zelkova serrata (Thunb.) Makino、Corchorus serrata Thunb.、Zelkova formosana Hayata、Zelkova tarokoensis Hayata 科名:榆科(Ulmaceae)櫸屬(Zelkova) 別名:櫸木、雞油、臺灣櫸、櫸榆、椎油、雞母樹、台灣鐵、光葉櫸樹 台灣櫸為台灣原生植物,中國、日本、韓國亦有分布。在台灣中、南部海拔300~2,500公尺之中低海拔山區之闊葉林中常見。台灣櫸為台灣一級闊葉木,是台灣闊葉樹林中重要的五大樹種之一。台灣櫸由於葉形小而青綠,樹姿蒼勁,壽命長,亦被栽作為園藝盆栽欣賞。 台灣櫸的木材為鮮紅赭色,質粗而硬重,是建築的上等材料,又其刨光後有油臘的感覺,如同塗過雞油般,所以又稱為「雞油」,樹材的材質堅硬又不易裂,用途極廣,如做雕刻、樓梯扶手、地板、裝飾用材等。台灣櫸的樹皮、葉皆可藥用。 台灣櫸為落葉大喬木,樹高可達30公尺,徑80~120公分,樹幹通直,幹皮灰褐色,會呈雲片狀剝落,而有雲形剝落痕。李時珍謂「其樹高舉」故名「櫸」。 葉互生,略呈兩列排列,葉卵狀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變鈍或變圓,且略歪形,長3~10公分,寬2~5公分;紙質,粗糙,葉緣有粗鋸齒或銳尖狀鋸齒;葉表面,一開始是深綠富有光澤,之後變成黃綠;葉背綠色,原本披有短柔毛,之後會脫落呈光滑無毛狀;中肋於表面略凹下,於背面隆起;羽狀脈約 8~16對,則於背面隆起;葉柄短,約0.25~0.4公分,披有短柔毛;初春新萌發的嫩芽葉常呈鮮紅色;到了秋冬季,落葉前葉子會變紅或變黃,是低海拔少數木本植物,一到秋冬季葉子會變紅的樹種。台灣櫸的葉子會因光線的反射,變得光亮,所以也被稱是「光葉櫸樹」。 花小形,單性而同株,雄花簇生幼枝下部葉腋及苞腋,雌花單生或數朵生於幼枝上部葉腋。花與新葉同開,花色淡黃不明顯 。無花瓣。花萼凹形,4或5淺裂,呈覆瓦狀排列。雄蕊4~5枚,與萼片對生,花絲直立而挺出。雌花子房卵形上位,花柱2裂。花期2~3月。 果實為核果,小如米粒,徑0.4~0.45公分,為斜卵狀圓錐形,先端有2尖突,基部鈍圓,具背腹脊,網肋明顯,未成熟時綠色,成熟時為灰褐色。台灣櫸的果實、種子都沒有翅,反演化出又小又輕的果實,可藉由風力傳播,又結果實的末梢枝條和果實,會同時整片掉落,細枝、小果實和葉片可靠風力將種傳播得更遠。
台灣櫸木苗實生苗,盆內共有7棵,1棵爆發性成長,5棵正常成長,1棵營養不良,同樣的環境,不同的生長速率
營養不良的那一棵苗,藏在盆裡,也許有一天,它會變成盆栽
特寫
其中一棵自然曲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