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扦插繁殖-不定根發育時生化上的變化

 


不定根的形成即為一種新組織的產生,此種新組織的產生必會有生化上的變化,以Salix tetrasperm黃化莖為材料,發現新根形成時有蛋白質及RNA的產生,而此過程應有碳水化合物參與。另以繡球花(hydrangea)為材料,在發根過程發現:


 


1.在發根初期的前4天,可發現蛋白質含量約增加1倍以上,然而直到第6天才發現有DNA的增加現象,此現象可能是既存細胞的蛋白質的合成較核DNA的複製及細胞的分裂為快。


2.發現許多酵素在維管束上的韌皮部及木質部射線(phloemxylem ray)細胞上產生,在發根期間,此些酵素的活性由維管束移到維管束外圍。


3.endodemis, 韌皮部及木質部射線(phloemxylem ray)及髓部(pith)上的澱粉含量減少,此減少現象被認為是提供為碳源。


4.觀察梅花切割(plum cutting)癒傷組織(callus)的形成及長根初期,插穗基部澱粉含量減少而蔗糖含量增加。因此癒傷組織(callus)及不定根的形成是一下沉(sin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