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赫斯特上戶蛛 Macrothele holsti Pocock, 1901(近似)

赫斯特上戶蛛,外觀近似台灣長尾蛛 Macrothele taiwanensis,但本種腹部褐色橢圓形,後絲疣較短。


以下是 蜘蛛達人 ottolee在網路上的一段敘述


長尾蛛的"紅大顎" - 在日據時代,有許多分佈於東亞的長尾蛛,都被鑑定為"赫爾斯特"(上戶蛛),因為那時候只有"赫爾斯特"的文獻較易取得。所以當李長林與日本學者從台灣與琉球採到長尾蛛標本時便描述成是"赫爾斯特",但其實他們採到是"巨型",所以往後許多書跟文章都把"赫爾斯特"寫成有"紅大顎"。一直到1998年,Shimojana & Haupt才把"紅大顎"的長尾蛛重新命名為新種"巨型",並且找到真正的"赫爾斯特"標本,發現她其實是比較小的長尾蛛,沒有"紅大顎"


所以網路上出現大顎紅色的並一定是赫斯特上戶蛛Macrothele holsti,可能是巨型上戶蜘蛛 Macrothele gigas,詳細的分類有待進一步釐清。




獨角仙 Allomyrina dichotoma tunobosonis (Kono, 1931 )

(金龜子科)體長35-55mm,外觀近似鍬形蟲但卻屬於金龜子科,體色黑褐色或紅褐色具微弱的光澤,雄蟲頭部前方有一個鹿角狀的犄角,末端開叉,前胸背板也有一枚小犄角,末端開叉,雌蟲無犄角,黑色或黑褐色,不具光澤,前腳脛節端部外側有2枚棘刺,部分雄蟲小型個體頭部前方無犄角但前胸背板仍有一枚小犄角,樣子很像雌蟲容易看錯。本種又稱雙叉犀金龜,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成蟲5 - 7月出現,常見成群的雄蟲聚集於木犀科的光蠟樹吸食樹液,有時出現上百隻,把樹幹啃得滿目瘡痍,8月份就不容易看到牠們了,夜晚有強烈的趨光性,常見於山區燈光的地面活動。 


 


獨角仙,雄,以堅硬的大顎推裂樹皮,吸取滲出的樹液。





 


獨角仙(,體型寬廣,前胸背板及頭部前端無犄角。






 



台灣粉蝶 Appias lyncida formosana (Wallace, 1866)

(粉蝶科) 展翅 50 - 60 mm,雄蝶翅面白色,前、後翅緣具黑色斑紋,翅腹面後翅為淡黃色;雌蝶翅膀面灰褐色,前後翅斑紋發達,翅腹面灰褐色具白斑。本屬有6種,八重山粉蝶、尖翅粉蝶、台灣粉蝶、雲紋粉蝶、蘭嶼粉蝶、紅粉蝶,本種雌雄個體顏色及斑紋不同,又稱異色尖粉蝶,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幼蟲以山柑科的銳葉山柑、多花山柑、小刺山柑和魚木等植物寄主,成蟲410月出現,喜歡訪花,常群集於溪邊吸水,活動敏捷。




台灣粉蝶,雄蝶翅面白色,翅緣具黑色斑紋。


姬小紋青斑蝶 Parantica aglea maghaba (Fruhstorfer, 1909)

(蛺蝶科) 展翅 65 - 78 mm,本種為台灣青斑蝶類中體型最小的,翅膀黑褐色具淡青色長條斑,腹面長條斑紋白色,雌雄外觀差異不大但雌蝶翅膀較寬,雄蝶下翅近肛門處有黑褐色之性斑,幼蟲食草為鷗曼等植物。本種翅質如絹又稱絹斑蝶,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東、南部山區全年可見,飛行緩慢,喜歡訪花吸蜜,為公園、學校蜜源植物上的常見蝶種。


 




蜂鳥??..................蜂鳥鷹蛾

中文學名︰ 蜂鳥鷹蛾
拉丁學名︰ 小豆長喙天蛾 Macroglossum stellatarum Linnaeus
別稱︰ 蜂鳥天蛾、長喙天蛾、蜂鳥蝶蛾、蜂鳥蛾
 
目︰ 鱗翅目
科︰ 天蛾科




分佈區域︰ 美國南部,中國華北、華東等地 
 
蜂鳥鷹蛾,被稱為昆蟲世界裡的四不像,像蝶,和蝶一樣白天活動,口器是長長的喙管,且有尖端膨大的觸角,還有色彩繽紛、美麗炫目的翅膀;它又像蜜蜂,在夏秋季節飛舞於百花叢中采食花蜜,並發出清晰可聞的嗡嗡聲;它還像南美洲的蜂鳥,夜伏晝出,很少休息,取食時,和蜂鳥一樣,時而在花間盤旋,時而在花前疾馳。主要分佈亞洲、南歐、北非和北美等地。

 
翅面暗灰褐色,前翅有黑色縱紋;後翅橙黃色。白天喜訪花;成虫越冬。它是蛾類,為蝶類的同族近親。虫體翅展50mm左右。近年來中國不少地方報道發現了蜂鳥,看到蜂鳥在花叢中吸取花蜜。實際上,中國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確認有蜂鳥,而是一些白天活動的天蛾科昆蟲。天蛾多在夜晚活動,但有一些天蛾在白天活動,飛翔於花叢中采蜜。天蛾訪花吸蜜時,快速振動翅膀,當它盤旋於花前伸出長長的吻(口器)采蜜時,極像蜂鳥,從而被誤認為是蜂鳥。長喙天蛾在春季和8-10月可見到它在綠色植物上盤旋的身姿。這種天蛾的英文名叫Hummingbird Hawk-moth,直譯就是蜂鳥鷹蛾,分佈於亞洲,南歐和北非,中國已知分佈於東北、華北、華中、華東等區域,它被稱為四不像  
近年來中國不少地方報道發現了蜂鳥,實際上中國沒有蜂鳥。所謂的蜂鳥,其實是蜂鳥鷹蛾,而梁源小區發現的正是蜂鳥鷹蛾。   通常在每年的5~9月出沒。由於它和蜂鳥大小相近,樣子類似,連生活模式也幾乎一致,所以人們把它叫作蜂鳥蛾。它像蝶一樣白天活動,具有尖端膨大的觸角,又像蜜蜂般在百花叢中采食花蜜,發出嗡嗡聲。但它與蝶不同,飛翔速度快;與蜂不同,采花不攜粉,采蜜不釀蜜,能原地懸空取食;與鳥不同,飛翔時既能前進也能後退等。


 






 





 


 






青帶鳳蝶 Graphium sarpedon connectens (Fruhstorfer, 1906)

(鳳蝶科)展翅50 - 60 mm,翅膀表面黑色,展翅時有一條水藍色的橫帶斑紋橫跨全翅,後翅近外緣有眉狀斑紋排列,尾突不明顯,翅腹面也有青帶斑紋但後翅近肛角區域具紅斑。本屬4種,本種又稱青鳳蝶,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喜歡訪花或群聚於潮濕的地面吸水,飛行迅速。幼蟲寄主樟、肉桂等植物,初齡黑色漸漸轉為褐色、綠色,終齡後胸體背有一條黃色橫紋,頭胸左右側各有3枚藍色光澤突棘,腹端有一對叉狀突起,蛹為帶蛹,綠色,體背有4條黃色縱紋,成蟲全年可見,常見路邊的野花吸食花蜜,習性靈敏,飛行快速。



 



青帶鳳蝶, 吸食花蜜時以騰空的姿態進行。




 




青帶鳳蝶, 吸食花蜜時以騰空的姿態進行。




青帶鳳蝶, 吸食花蜜時以騰空的姿態進行。




青帶鳳蝶展翅,這種畫面很難拍,因為牠們飛行速度很快。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端紫斑蝶 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Fruhstorfer, 1904

(蛺蝶科) 展翅 75 - 95 mm,上翅端部具亮麗的藍紫色光澤,雌、雄斑紋各異,雄蝶下翅腹面散生微細小的白色斑紋,雌蝶近基部有放射狀的白色條紋。本屬12種,本種又稱異紋紫斑蝶,雌雄斑紋各異,幼蟲寄主桑科之正榕、台灣榕、白肉榕、薜荔、珍珠蓮、天仙果等多種植物,蛹殼鮮麗光澤,成蟲出現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


南部有集體越冬的習性,數量很多,其中以端紫斑蝶、斯氏紫斑蝶、圓翅紫斑蝶和小紫斑蝶等四種最多。北返的蝶道有2條,一條從春日經茂林、林內、八卦山、竹南到台北,另一條條從台東的大武溪谷,沿東部海岸線北行到花蓮立霧溪口到宜蘭,最遠達台北縣龍洞,飛行距離超過300 公里,少數能穿越中央山脈往西部飛行。其實蝴蝶並不是飛行最快的昆蟲,天蛾飛行更快時速有40-50公里,無霸鉤蜓能飆出40-100公里,但紫斑蝶除了飛行和耐力外,更會利用氣流上升、滑行的特質做長距離遷徙。




 




樺斑蝶 Danaus chrysippus (Linnaeus, 1758)


                                


(蛺蝶科) 展翅 50 - 65 mm,頭部黑色具白斑,胸部背板中央具白色縱線,翅膀橙色,端部黑色具白色斜帶斑,後翅翅緣黑褐色,翅面有3-4枚黑色斑點,雌雄差異在於雌蝶下翅中央有3枚黑色斑點,雄蝶有4枚。本屬有4種,本種又稱金斑蝶,本種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為常見的種類,成蟲全年可見,喜歡訪花,飛行緩慢,幼蟲體色具黃、黑色環紋,體背有三對黑色錐柱狀突起,寄主植物為馬利筋。


樺斑蝶,雄蝶後翅腹面中室附近有4枚黑色斑點,外緣有鑲黑邊的白色滾邊花紋。


樺斑蝶 ,雌蝶後翅腹面中室邊上有3枚黑色斑點,外緣有鑲黑邊的白色滾邊花紋。


 











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

巨網苔蛾

 


巨網苔蛾 Macrobrochis gigas (Walker, 1854)








巨網苔蛾


↑巨網苔蛾   


(燈蛾科 / 苔蛾亞科)展翅65-80mm,頭部橙紅色,前翅黑色具白色的條狀斑,分3條橫向列,合翅時可見前列斑最長,中列斑4枚,後列斑點呈不規則的長短條狀排列。本屬僅一種,又稱巨斑苔蛾,外觀像燈蛾亞科但在分類上屬於苔蛾亞科,為苔蛾亞科中最大的,斑型具變異,尤其後翅的斑紋變異較大,主要分布於1000公尺以下山區, 幼蟲體黑色至藍黑色密布成束的灰白色長毛,氣孔白色,各腳趾粉紅色,白天常出現在樹幹和葉面,以苔蘚植物為食,這些毛看起來很可怕,不過沒有毒性,成蟲出現於4-6月,白天或夜晚趨光時可見,喜歡訪花。



↑巨網苔蛾 ,前翅近基部後緣有一條白色縱斑,斑型最長,閃光燈照射下翅面呈藍黑色(第2圖)或黑褐色(第1圖)。



↑巨網苔蛾,終齡幼蟲體背密生灰白色長毛。



↑巨網苔蛾,終齡幼蟲,腹側各節氣孔白色,常見於樹幹或葉上上爬行。





山龍眼螢斑蛾 Erasmia pulchella hobsoni (Zygaenidae , Chalcosiinae)

山龍眼螢斑蛾




(斑蛾科)展翅71-78mm,前翅黑色,近翅端有2枚明顯的白斑,為命名的由來,翅中央有一條由6枚白斑組成的白色斜帶,近翅基有一條橙色的斑紋,後翅有白色及黑色兩型。本屬一種,本種又稱雙星錦斑蛾


 



 


為常見的種類,幼蟲寬大,體背黑色具肉棘及毛刺,中後方2節黃色,腹側突棘紅色,寄主山龍眼。



山龍眼螢斑蛾,前翅近基部有一條橙黃色的橫帶※近翅端有2枚白斑。


山龍眼螢斑蛾幼蟲


↑山龍眼螢斑蛾,幼蟲,體型前後寬相等,體背黑色,中央有黃色的塊狀斑,寄主山龍眼。



↑山龍眼螢斑蛾,幼蟲,局部,頭後方瘤突紅色,上具黑色刺毛。 




 


為甚麼楓葉會變色?



楓葉葉片中含有許多色素,各有不同的功能,主要的植物色素有葉綠素、葉黃素、胡蘿蔔素和花青素等。葉子的色素存在於細胞質內的色粒中,分為綠色粒,呈綠色或黃色;無色粒,不呈現顏色;與雜色粒,呈紅色或黃色,等三種。隨著細胞的成長,色粒會分裂而增多,或分化變色。





葉綠素 
葉綠素是葉子進行光合作用時,葉綠素a吸收後剩下的光線經由反射便呈現藍綠色。而葉綠素b,在充足陽光與溫暖的環境下,植物可以合成葉綠素。合成葉綠素的最適溫度,隨著植物種類而異,楓樹最穩定的溫度在27~10度之間。葉綠素並不穩定,葉子內各組織缺乏水分,或受到強烈陽光照射時,葉綠素便會被破壞。
註:所以楓葉的葉綠素會在溫度低於10度,又遇到強烈日照後才會被破壞,失去綠色。



胡蘿蔔素類 
胡蘿蔔素結構高度不飽和,容易被氧化成為葉黃素,葉黃素在植物中的含量約是胡蘿蔔素的二倍。胡蘿蔔素類是一種助吸光素,可以吸收藍、紫部分的可見光中的能量,吸收後剩下的光線呈紅及黃色。胡蘿蔔素類比葉綠素穩定,不會因受到照光而分解。
註:所以楓葉的葉胡蘿蔔素或葉黃素,不會因環近破壞,故紅色或黃色才被保留。

花青素 
花青素是水溶性,存在於表皮細胞的液胞中,與光合作用無關,也不會干擾葉肉組織中葉綠體進行的光合作用。有趣的是,花青素的顏色會隨著酸鹼值而變,遇酸變紅,遇鹼變藍,顏色範圍從紅色、粉紅色、紫色到藍色,是一種天然的酸鹼指示劑。顏色視其酸鹼值而定。例如,蘋果成熟時,表皮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吸收藍光、藍綠光、綠光,而呈現紅色。相對地,葡萄表皮則呈紫色。 
註:所以楓葉的花青素,因葉片的糖因光合作用增多,加上葉柄略分離,無法完全送糖入樹桿及根,葉中糖多會變成花青素也使葉體內呈酸性,而使它以紅色呈現。

在驚嘆楓葉變紅的大自然美景時,讓我們來探討有趣的顏色化學。植物體內主要的色素有葉綠素、葉黃素、胡蘿蔔素和花青素,葉子變色主要由植物體內色素的變化所主導。春、夏季日照長,光合作用特別活躍,葉片行光合作用除合成醣類外,也加速葉綠素的分解,夜晚時,葉綠素又開始合成。由於葉綠素持續不停地分解與再生,因此,葉子含有豐富的葉綠素。當葉子內同時含有葉綠素與胡蘿蔔素時,葉子會吸收紅光、藍光、藍綠光,剩下的光線反射,葉子便呈現綠色。 

進入秋天後,日照時間縮短,夜間漸長,因應日照時間的變化,落葉樹種會在葉柄基部產生離層素,葉子因而脫落,卻也阻止養分的運輸。同時,溫度降低後,葉綠素合成的速率會變慢。葉內水分減少的結果,葉綠素在低溫發生分解,但葉綠素合成的速率卻來不及補充,因此葉綠素色素含量逐漸降低。此外,胡蘿蔔素遠比葉綠素穩定,即使葉綠素消失了,胡蘿蔔素仍可存於葉子中,葉片中的葉黃素、胡蘿蔔素等逐漸主宰樹葉顏色,導致葉片呈現黃色。 

由於植物輸送養料的能力減弱,葡萄糖就被留在葉子裡,於是甜度越來越高。有些植物會將葉子內的葡萄糖和葉黃素在陽光作用下,逐漸生成花青素。 

到了深秋,葉子的葉綠素不斷減少,葉子的綠色褪去,而花青素卻不斷增加,紅色增強,於是就變成鮮紅可愛的樹葉了。日光愈強,植物產生的花青素就愈多,溫差越大,葉綠素降得越低,葉片的顏色變得越紅。研究發現,楓樹缺氮養分時,楓葉會更紅,更早變紅。因此,楓葉變紅的程度與日照、氣溫、乾旱、污染、氮元素有關。 
註:要看楓葉變紅,在冬季少或不要施氮肥,也是很重要。

另外,紅色楓葉有遮光劑的作用,使得落葉時間延後,楓樹因而可以吸收更多的營養,因此,楓葉變紅的現象可以看成楓樹對自然界環境變化反應的結果。葉綠素與花青素相對含量與生成速率,也可以解釋植物的嫩芽和新葉呈現紅色的原因。葉綠素的生成速率高於花青素時,植物的嫩芽和新葉便綠得快。當花青素的生成速率高於葉綠素時,植物的的嫩芽和新葉就呈現紅色。等到葉綠素色素增加後,葉子就變回綠色。 

臺灣的賞楓景點大多呈點狀或帶狀分布,整片楓樹純林只有在南投奧萬大、苗栗馬拉邦山、石門水庫等少數地區才可看到。賞楓必須選在秋冬交替,氣候由暖乍寒,頭兩波寒流來襲後的三、四天,是楓葉轉紅的時候,但這兩波寒流間隔最好約半個月到三周時間,若間隔太近,樹葉還來不及轉紅;若間隔太長,在第二波寒流到來之前,就已落葉歸根。 

賞楓最好位置是北風吹得到樹的區域,例如稜線上,至於懸崖邊、空曠地等位於山谷、低窪地區的楓樹,通常還來不及轉紅,葉片就飄落了。平地的楓葉因為日夜溫差太小,沒有辦法變紅。不過,你可以剪下一片楓葉,在家裡把它浸在砂糖水中,過些時候,糖分變成花青素,楓葉就變紅了。 


以上摘錄於 《科學發展》20049月,381期,5459
作者: 蔡尚恬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蔡振章 高雄大學應用化學系


日本楓的盆栽



一般地植的日本楓,移植上盆時機,多選擇在冬季落葉後,從田間或山上掘起,洗根、修根、上盆填土,介質時要將根系間塞滿,給水到透盆,,再靜候其春天出芽;若是一般的時節,除非是袋苗,否則操作起來就要冒險了,要輕輕將植株的根部土球由軟盆中取出,儘量輕輕抖掉根部的土,最好能留多一些土在根部土球上,再埋入事先準備好的介質,給水到透盆,放在蔭涼處約1~2週,待其植株恢復生氣,再移到一般種植處。


 


盆栽的介質
 
盆中的介質需要考慮,介質的保肥性、保水性及排水性,每一種樹種適合的介質都不一樣,介質的種類很多,如天然的各式壤土、砂石、陽明山土、赤玉土、桐生砂、樹皮、椰土等,人造的栽培土、蛭石、珍珠石等。可以自由調整混合,搭配使用,日本楓弱酸性保水高濕的土質,可加入微酸的介質,如泥碳土或鹿沼土,在日本常建議的介質是,赤玉土7份加腐葉土3份,或者赤玉土5份、桐生砂2份、腐葉土3份,在夏天也會覆蓋2~3層樹皮或粗糠在土面,來減少水分的蒸散及保濕,也可減少少雜草生長。


盆栽施肥


 施肥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給日本楓的肥料最好能平均,少量的給予,顆粒有機肥、緩效顆粒的Osmocote魔肥或好康多,緩效釋放的肥料對日本楓樹似乎很不錯,而且肥效長,不需經常施肥。施肥的時間最好在春天出芽時,開始給施用肥料,這樣有助於大多數芽點長出新芽葉,在台灣夏天6~8月最好停止施肥,這樣有助於新長出的枝條變粗變硬, 9月以後,可有另一波發芽的機會,這時也可以給一些肥料,助其新長芽葉,但量要比前一次少一點,量太多會影響入冬後,變紅葉的狀態。


 盆栽疏枝


修剪枝條也是要注意的一件工作,這不只是為了美觀,也是讓有些灌木型的日本楓樹存活的重要因子,因為灌木型的日本楓,出枝太密,許多枝條得不到日照,而產生敗枝,進而引發感染整株死亡的情發生,所以疏枝也是維持日本楓良好生長的重要工作。對於日本楓一般而言是隨時都可以修剪的,少量的修剪可刺激新芽的產生,約15~20%,剪太多植株會死亡的,也可利用這種特性製造盆景的樹型控制,但平時不可重度修剪,直到冬天落葉後方可,許多日本楓樹太細的末稍的枝芽是不易出芽的,反而容易乾掉,這是在出芽前剪去較細的末稍枝芽,有助於較粗的枝條的芽點出芽。修剪時請用較鋒利的剪刀,要注意消毒,否則剪刀剪到病株,就會帶到另一株被修剪的植株去,受害的植株最會增加了。


日本楓地植的條件


日本楓是一種淺根性樹種,通常根系會成平面網狀分布,且不一定會有長軸根的樹,其根系通常很淺根,所以在地植時,需將挖的洞要略大於根球,當種植新樹時,洞深要跟根球等高,使樹基與地面水平線相同,理想的土壤是沙質土壤偏微酸性和土壤中混有許多有機物,喜歡保持潮濕的土壤。不需要全日照,在早晨,葉片帶有露水時的朝陽,最適合日本楓,但在中午~下午最好能遮蔭的地方,所以理想的種植位置,在大樹或建築物的北面或東面最好,同時是背風處。


 



 



在種植的細節上,我們需要注意,土壤中的濕度,為了能經常保持水分的穩定,可以在土表覆蓋乾草或樹葉,以保持濕度水平的穩定,需要注意覆蓋的乾草或樹葉,不要碰到樹幹基部,這跟種植時不要埋太深相同,同時潮濕的乾草樹葉,容易導致腐爛及蟲害,如果您的土壤是結硬塊類型,可能造成排水不良,可在洞底加些砂、堆肥、榖糠或樹皮等,可以幫助改善土壤排水物質。


 





玫瑰扦插

( ) 選擇充實無病的枝條:


  有健康強壯的枝條進行扦插,『好的開始是成功 的一半』,因此有病蟲害的枝條應避免 使用,而葉片肥 厚發育充實的葉片應所含養分充足,在扦插時更容易成 功。


( ) 防止病蟲害侵襲:


  在扦插枝條介質、盆土或在扦插的環境上應避免病 害侵襲,像黑黴病、枝枯病等都很容 易在扦插時發生, 因此適當的使用殺菌劑是非常必要的。


( ) 水份的管理 :


  因玫瑰插穗剪下後,已無法從母株上獲得水份的補充,所以要給予充份的水以免發生萎 凋,一般需要定時定量的水份供應及簡易溫室以上的設施,才能進行商業化的生產,水份的 控制須注意介質內的濕度及空氣的濕度,以維持葉面有薄薄的水氣而不溼為原則。


( ) 以發根劑促進發根:


發根劑促進發根 可以幫助玫瑰扦插發根,必須注意濃度過高時反而會使插穗腋芽不易萌發,因此適當的濃度才能使扦插苗發 根良好,除了上述的幾點是進行玫瑰扦插繁殖必備 之方法與手續外 還有其他注意事項。


( ) 其他注意事項:



  1. 切花之中段節位較適合作插穗。
  2. 33葉之插穗生育較單節插穗快但成本較高。
  3. 插穗介質可用泥炭土加珍珠石調配。
  4. 促進插穗腋芽萌發可加入含 BA 之營養劑或冷藏低溫處理以打破 腋芽休眠。
  5. 夏天扦插約一個月可以成苗冬天約需 50~60 天才能成苗。
  6. 春天之插穗容易先長腋芽再發根,因此影響其成活率。
  7. 用加溫床處理可促進冬季扦插苗較快長根,提高繁殖速率。
  8. 用蔗糖預措可以促進成活率及育苗品質。
  9. 微量元素 Fe Mn Zn 亦有助於扦插之成活。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台灣扁柏自然更新生長

台灣扁柏,果實結實期10-11月,下種期11月初-3月中旬,種子發芽,對水分有效性的需求較大,適應範圍較窄,光量對檜木的發芽率沒有影響,但受溫度影響,野生苗生長受低溫影響較小,需光量較偏陰,小苗初期生長,以地表土壤、地表岩石及倒木處較佳,適存光量較低,在較高光量的環境下,競爭力較弱,低光忍受型,在持續高光的環境下,小苗的光合作用效率和葉相,對生長率都明顯的抑制,顯示為非極端陽性樹種。


 


苗圃生長最適生長光度範圍較低,苗高生長與相對光度不具相關,苗徑生長與相對光度具有顯著正相關,相對樹高與相對光度具有顯著負相關,側枝直徑與相對光度具有顯著正相關,側枝長度與相對光度不具相關性,水份需求需水量及蒸發散量較小,較低的土壤水勢,對水分有較高的利用效率,生長適應較高,水分充足下苗高生長,生長量較小,林下幼苗需光度(量),20%及40%透光環境下有最高的苗高生長,更新機制,可在其成熟林下或小孔隙中自然更新,小尺度擾動所成之單株或塊狀更新,林木分布,海拔1300-2600m主為溫帶林,極少見於寒帶林下側,乾燥而陽光充足之地,亦多呈混合林,惟幼齡多呈純林,多於山稜生長,較耐蔭(陰性)


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土壤空氣與水



土壤空氣


 


土壤團粒與團粒間存在著土壤空氣(如下),空氣中的氧氣提供植物根、微生物及土壤動物呼吸作用之所需,二氧化碳幫助溶解養分使其易於被植物攝取,氮氣供給固氮微生物產生綜合性的氮素化合物,水蒸氣則阻止了植物根及微生物的失水且協助土壤內水的移動。


 


土壤水


 


土壤水(Soil water)是指存在於土壤孔隙中的水,即土壤固體粒子外圍的水。土壤孔隙中總是充滿著空氣及水(圖三),但兩者所佔的容積比率也是經常改變的,當水多時則空氣少,水少時則空氣多。土壤孔隙中的水是藉著土壤粒子表面的一種物理的引力(Physical tension)把水分子吸附在固體粒子的外圍,而使得這部分的水能抵抗地心引力不致於全部脫離土壤固體粒子,但是能用105之溫度將之全部驅逐出去。這些脫離的水分即是一般所謂的土壤水。土壤中另有一小部分的水是存在土壤固體物質內部的,即是固體物質分子內所含有的。例如石膏(CaSO4.2H2O)、高嶺石(Al2Si2O5(OH)4)、白雲母(KAl2(AlSi3O10)(OH)2)、黑雲母(K(Mg,Fe)3(AlSiO10)(OH)2)等以及各種含有OH-根之礦物。又各種土壤有機質之分子內也多含有水。這些固體物質內部的水,必需用更高於105的溫度才能釋放出來。這些水常被稱為結合水(Combined water)或結構水(Water of Constitution),這是固體物質內由一種分子內化學結合的水分子或OH根,這些水如有損失則該固體物質的內部組成都改變了。而土壤固體物質外圍的水如經過105的溫度驅逐之後,土壤固體物質本身的組成並未改變,只是土壤變乾了而已。因此,土壤固體物質內部的水不能稱作土壤水。

滲浸作用(Infiltration)是指雨水、熔冰水、灌溉水或自他處流來之水,從地面向下移動進入土壤內的作用稱之。土壤若能迅速吸入地面上的水,則具有良好的滲浸作用,若水不容易進入土壤而在地面上流動時,易造成逕流,引起地面上之土壤沖蝕(Soil erosion)。如地面排水困難時,則造成地表淹水。


 


 


土壤溫度


土壤溫度是影響微生物活動及植物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也會影響土壤的某些性質。土壤溫度對植物生長有許多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茲說明如下:



一、土壤溫度影響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與繁殖,土壤中有機質的分解,氮、磷、硫等營養元素的礦質化作用,固氮作用及硝化作用等的進行都需要有較高的土壤溫度。

二、土壤溫度影響土壤水分及植物養分效率。當土壤溫度升高時,水對植物的效用會升高。低溫時,微生物活動減弱會降低植物養分的效率。當植物生長於很低的土溫時,其根之發育會受阻,根短且分枝少,因此吸收水分及養分的能力減低。

三、土壤溫度對植物種子發芽的關係,種子發芽有其最低、最適與最高的土壤溫度。不同種類植物的種子在低溫時發芽能力並不相同。在低溫的土壤中種子發芽都是緩慢的,當土壤溫度升高時發芽速度也會隨著增快,直到一個最適溫度為止。種子發芽愈快則作物生長愈快。

四、土壤溫度會影響植物生長。植物根的活動,如吸收水分及養分,都與土壤溫度有關係,作物生長的速率與產量也都與土壤溫度有密切的關係。

五、土壤溫度對於土壤水、土壤構造以及土壤凍結所引起的現象,也間接影響作物的生長。



土壤構造




土壤構造(Soil structure)是指土粒與土粒彼此間的排列所構成的形像。土粒在土壤中的存在狀態又有分為單粒與複粒。單粒是指砂粒、坋粒及粘粒其單一個別的存在土壤中,複粒是指單粒互相集結而構成團粒 (Aggregates)或土塊(Peds)的狀態,(如下)。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培養體,牠不僅供給種子發芽及根系發展的環境,也給予植物生長代謝作用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土壤團粒與團粒間的空氣與水也提供作物的根吸收水分及養分,因此,緊密及通氣不良的土壤會限制根的繁殖及其正常吸收水分與養分,且阻礙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所以不適宜的土壤構造常成為作物生長的限制因子,降低土壤生產力。

       
適宜的土壤構造對土壤物理性有以下之優點:
一、使土壤孔隙度之大小粗細適宜。
二、使土壤有良好的透水性而不致於積水與黏閉。
三、使土壤有適當的保水力,以供作物長時期吸收水分。
四、使土壤有良好的滲浸能力,易於吸收雨水,以減少逕流與沖蝕。
五、使土壤通氣良好,易於植物根之呼吸及有益微生物之活動與繁殖。
六、使植物根系容易伸展與穿透。
七、減少水分自地面蒸發及維持土壤之適宜溫度。


 



土壤質地之實用歸類

  不同質地土壤之特徵與野外質地鑑別:


 


    不同質地之土壤,因其所組成之土粒大小及不同大小土粒之含量不同,能表現不同土壤物理性質或外觀性狀,如土壤之粘著性、可塑性、結構、土壤物質之均一性或光澤等。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性質,以視覺或觸覺,可以在野外鑑別不同土壤質地。雖然土壤質地在室內以機械分析方法,可做準確測定,但是以土壤調查人員或農藝工作人員而言,野外質地鑑別法,乃具有相當的實用價值。不過這種方法應須要十時常在室內,利用經過機械分析決定的代表性土壤質地樣本,矯正個人之觸摸感覺,始能保持其準確性。


    茲將主要不同質地土壤所表現的外觀性狀及觸摸感覺之一般性,略述於後作為參考。不過在這裏須要強調者,即以下各項描述係為一般性的指示,因個人間之感覺有相當之距離,必須以代表土壤樣本,作感覺訊練,至能正確鑑別質地為止。一般而言,粘粒具有粘性及可塑性,坋粒有輕鬆粉狀感覺,而砂粒則無粘性或可塑性而有粗糙之感覺。


 


砂 土:以肉眼或手捏均可辨出砂粒很多。乾時疏鬆不能成形,濕時雖握之成塊,但輕觸即破散,手搓不能成條,全無粘性及可塑性。


 


壤質砂土:仍如砂土,相當粗糙,但是因略含有坋粒及粘粒,土粒間略具有結合性,乾時用力握之勉可成形,但輕觸即破之,濕時略有粘性,可結聚成塊,但搓之仍不能成條。


砂質壤土:雖含砂量仍相當多,但因亦含有少量坋粒及粘粒,具有土粒間之結合性。乾時可成塊,但易破碎,濕時可感覺粘性,所握成之土塊,小心撫弄之不致破碎。以手搓之可成為易碎之粗條。


 


壤 土:各土粒之含量比較平均,柔而滑,但仍稍具有粗糙感覺,乾時可成土塊,慎觸之不破碎,以手壓之,可破碎為大團粒。實時有粘性及可塑性,濕土塊不易破碎,以手搓之能成條,稍長即斷,不易搓成細長條。


坋質壤土:含有較多坋粒之土壤,有鬆軟感覺。乾時成土塊,用手壓之易碎,搓碎時有光滑及粉狀感覺,稍加水即易流動成為泥狀。無論乾濕,用手可壓成薄片,而不易破碎,手搓能成條但有裂痕。


 


粘質壤土:乾時碎之,成大小不等之硬土塊。,濕時具有相當之粘性及可塑性,柔軟易成型,以手撫弄不易破碎,以手搓之易成細長條,但有些微裂痕。


 


粘 土:乾時成極硬土塊,粘性、可塑性頗大,濕土可使成各種模型,任意撫弄也不致破碎,以手搓之,可成不易斷之細長條。


 


 


因土壤之水分狀態、種類及其他成分之多量存在,同一質地之土壤,可呈出不同之物理性狀,故以指頭感覺,鑑別土壤質地時,應注意如下事項。


 


1、水分太少而不充分捏合時,土壤中之粘粒聚合成的堅硬顆粒不能捏碎,而使增加粗糙感覺,引起粘粒含量判斷之誤差。


高安定度含量之微細土壤構造之存在,易引起粘粒含量之過低判斷。


2、有機質之多量存在,能減低粘土之粘性,而增加砂土之結合性,故頗易引起粘土及砂土之鑑定錯誤。


粉狀石灰之多量存在,能使土壤增加粉狀感覺,而引起坋粒含量之過高判斷。


3、必須除去多量之碎礫石,始能使質地鑑別正常。


因土壤母質之不同,會引起同質地之觸覺差異,故應選出多種不同母質之土壤質地樣本,做鑑別訓練。


時常利用擴大鏡,以視覺捕充觸覺判斷力。

土壤質地之識別




土壤質地之識別



   

土壤中礦物粒子的粗細大約可分為下列三級:















名稱



砂粒(Sand)



坋粒(Silt)



粘粒(Clay)



粒子直徑(公釐)



2~0.05



0.05~0.002



<0.002




       


名稱,粒子直徑(公釐): 砂粒(Sand) 2~0.05 坋粒(Silt) 0.05~0.002 粘粒(Clay) <0.002 土壤質地是由上述三種粒子所組成,其會影響土壤中水分的活動。砂粒的大小由肉眼可清楚的分辨出其顆粒,以水加入,水會快速流過。坋粒的大小以肉眼看不見,若加入水分,以手指摩擦,可在指間滑過,但無粘性。粘粒則具有粘擤,若加入水分,在兩指間稠粘而有拉力。這三種粒子,以不同分量比例的配合,就成為不同粘度或粗細的質地。現行分類主要訂有粘土、砂質粘土、坋質粘土、砂質粘壤土、粘質壤土、坋質粘壤土、砂質壤土、壤土、坋質壤土、坋土、壤質砂土和砂土等12種質地。各種土壤質地所含三種粒子的變異百分率,如下圖。

 




 

 



將國際法和美國法列舉如下:

 


粒 徑 區 分 比 較   


               





















































國 際 法





粗 砂



細砂



坋粒



粘粒



粒徑(mm



2



0.2



0.02



0.002



美國農部法





極粗砂



粗砂



中砂



細砂



極細



坋粒



粘粒



粒徑(mm



2



1



0.5



0.25



0.1



0.05



0.002



       


 


土壤質地分級(美國農部法):


    根據土壤所含之砂粒、坋粒及粘粒重量百分率,將所有土壤分為12組質地。茲將美國農部法各質地組明稱及其砂粒、坋粒及粘粒含量範圍列舉如下:


 






































































質 地 名 稱



粘 粒 ﹪



坋 粒 ﹪



砂 粒 ﹪



砂土(sand)



10



15



85



壤質砂土(Loamy sand)



15



30



7090



砂質壤土(Sandy loam)



20



50



4385



壤土(Loam)



727



2850



2352



坋土(Silt)



12



80



20



坋質壤土(Silty loam)



27



5088



50



砂質粘壤土(Sandy clay loam)



2035



028



4580



粘質壤土(Clay loam)



2740



1553



2045



坋質粘壤土(Silty clay loam)



270



4073



20



砂質粘土(Sand clay)



3555



20



4565



坋質粘土(Silty clay)



4060



4060



20



粘土(Clay)



40



40



45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琉璃紋鳳蝶

(鳳蝶科 / 鳳蝶屬) 展翅60 - 70 mm,翅膀黑色,前翅密布金綠色鱗片,近外緣有一條不明顯的金綠色帶紋,後翅左右各有一枚藍色塊狀斑,雌雄外觀近似,雄蝶下翅表面的藍色金屬斑紋上下呈細條狀延伸,雌蝶體型稍大。本屬有21種,本種主要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幼蟲寄主芸香科的三腳鱉、飛龍掌血等植物,成蟲於 4 - 9 月出現,中、南部較多見,為台灣特有種,又稱台灣琉璃紋鳳蝶、台灣翠鳳蝶等。